播种农具有哪些特点-播种的应用特点

admin  2024-03-27 02:00:28  阅读 27 次 评论 0 条

本文导读:

汉唐以来创制的耕犁有什么特性?

汉代的耕犁虽然已经基本定型,但是长直辕犁在耕地时转弯不够灵活,费力且效率不高。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提到了长曲辕犁和“蔚犁”,但由于记载不详,只能推测为短辕犁。

汉代犁具得到发展,赵过发明了三脚耧车和耦犁;唐代制成曲辕犁。唐代曲辕犁影响了宋元以后耕犁的形式。赵过是汉武帝时的农学家。他总结劳动人民经验并吸收前代播种工具的长处,发明了三脚耧车,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整个耕犁是相当完备、相当先进的,也很轻巧,耕地的时候回头转弯都很灵便,而且入土深浅容易控制,起土省力,效率比较高。

汉唐以来的耕犁 我国很早就发明了耒耜,用耒耜来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进行农业生产。随着生产的发展,耒耜发展成犁。不过在战国时期以前,人们使用的只是石制、木制、骨制和少量的铜制整地工具。

锄 青铜锄最早出现于西周时代,一直沿用到战国时代。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长宽距2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这种形制的铁锄,造型合理,安装把柄后有利于使用。它不仅可以锄草,还有利于保墒。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6-2 13:25 只看该作者 古代农具2 汉唐以来的耕犁 我国很早就发明了耒耜,用耒耜来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进行农业生产。随着生产的发展,耒耜发展成犁。

宋元时期的农具具有哪些特徵

其中最有典型意义的有犁刀、耧锄、下粪耧种、砘车、推镰、麦笼、麦钐和麦绰等。以耧车为例,它原本是汉代出现的一种畜力条播农具,宋元时期,对这种旱地农具进行了改进,发展出了耧锄和下粪耧种两种新的畜力农具。

出现了V字型铁犁头、铁插、铁耨等高效省力的农具,以及脱粒工具连耞。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的农具具有强复合型特征,使用时需要一定的技术。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收割工具麦笼等,以及中国犁和曲辕犁等。

明清时期,农具相较于元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宋代时出现的新农具 是秧马。秧马,旧时汉族农具,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从北宋时期开始大量使用,苏轼曾撰写诗文,热情为之宣传推广。

播种农具有哪些特点-播种的应用特点

播种需要什么农具

锄头 锄头,在农村,是非常普遍存在的农用工具了,只要是在农村种地的,都会有这种锄头的,只不过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生活习俗不同,锄头的样式与形状有所差别而已。

拖拉机:一种农用机械,通常用于耕耘、播种、收割和运输。2 捆扎机:主要用于将农作物捆扎成方便存储和运输的小捆。3 喷雾器:主要用于农作物的除虫、 菌和防雨等。

种植工具有镢头、铁锨、挖锄、耙子、推土机、运输车、吊车、反铲机、铁锹、铲子、手推车和水桶等。其中镢头是耕地用具的一种,一头是铁制的,一头是木制的,在使用时农民会用手握着木制的部分进行翻地。

唐朝农民创新制作了哪些农具?这些的农具有什么特点?

曲辕犁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采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

唐朝农业工具是曲辕犁、筒车。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筒车亦称“水转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

到了西汉,已出现了“二牛抬杠”式的耕犁,尤其是西汉中期又大规模地提倡和推广牛耕,成为我国犁耕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隋、唐时期,对农具又有很大的改进,突出的是发明了曲辕犁,使我国耕犁基本定型。

风扇车:风扇车是一种能产生风 (或气流)的机械,也叫“飏(扬)扇”、“扬谷器”、扇车或扬车。发明于汉代,由人力驱动,用于清选粮食。耧:耧是古代的播种用的农具。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增加了铁铲和铁犁;牛耕得到推广。

关于播种农具有哪些特点和播种的应用特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阅读。

本文地址:http://www.3tool.cn/richanggongju/1396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