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 1、扣件式脚手架规范有哪些要求,请教一下
-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规范是什么
- 3、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结构上有何特点
- 4、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具体概念是什么?
- 5、模板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求?
- 6、搭设脚手架时如何计算钢管和扣件的数量
扣件式脚手架规范有哪些要求,请教一下
扣件式脚手架规范的设计需遵循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包括但不限于立杆稳定性、连墙件强度及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立杆地基承载力等关键部位的计算。计算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为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为4。
脚手架必须保证整体结构不变形,凡高度在20m以上的脚手架,纵向必须设置剪刀撑,其宽度不得超过7根杆,与水平面夹角应为45~60度。高度在20m以下的,必须设置正反斜支撑; 特殊脚手架和高度在20m以上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 结构用的里、外承重脚手架,使用荷载不得超过2646N/㎡。
盘扣式脚手架搭设规范要求如下:使用盘扣式脚手架搭设双排外脚手架时,高度不大于24m,大于24m时,必须另外进行设计计算。立杆底部应配置可调底座,首层立杆宜采用不同长度的立杆交错布置,错开立杆竖向距离大于等于500mm。
(1)脚手架应具备相应的强度和稳定。在准许施工荷载功用下,确保不变形、不摇晃等。(2)脚手架搭设之前,场所应平整,基土结实,并做好相应的排水工作。按照有关要求,基础检验合格后,应放线固定混凝土垫层。(3)垫板应使用长度不得低于2跨、厚度大于5厘米的木板。
外架搭设规范要求如下: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中应注意地基平整坚实,设置底座和垫板,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根据连墙杆设置情况及荷载大小,常用敞开式双排脚手架立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接头设置规范如下: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个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0.5m。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规范是什么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接头设置规范如下: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个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0.5m。
2、脚手架的搭设应遵循从下至上的原则,先进行立杆、扫地杆和水平杆的架设。 钢管立杆应保持垂直,且相邻立杆之间的间距符合规范,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扣件应牢固地连接在钢管之间,以保证连接部位的稳固。使用扭力扳手检查扣件的紧固程度,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3、在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场地,确保地面平整,并准备好符合质量标准的钢管和扣件。同时,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熟悉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和安全规范。搭设要求 脚手架的构造需符合相关规范,确保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点详解根据《JGJ130-2011_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以下是关于脚手架搭建的关键规定: 技术参数: 脚手架宽度为900mm,内立柱距建筑物200mm,步距为1800mm(首步1500mm)。
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结构上有何特点
1、钢框架—支撑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较大的抗侧刚度。交叉支撑是轻型钢结构建筑中,用于屋顶、侧墙和山墙的标准支撑系统。钢框架一中心支撑体系是高层钢结构常用的双重抗侧力体系的一种,作为一种经济、绿色、有效的抗震结构体系被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
2、框架体系 其特点是受力明确,平面布置灵活,为建筑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且结构各部分刚度比较均匀,具有较大的延性,自振周期较长,因而对地震作用不敏感,抗震性能好。结构简单,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施工速度快。但框架结构属典型的柔性结构体系,其耐震链侧向刚度差,易引起非结构构件的破坏。
3、钢结构包括四个类型:型散⒈门式钢结构;⒉框架钢结构——纯框架、中心支撑框架、偏心支撑框架、框筒(密柱框架);⒊网架结构——网架、网壳;⒋索膜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其中膜结构又包括张拉式、骨架式和充气式膜结构。
4、钢框架支撑结构的优越性在于它能均衡分配框架与支撑的受力,强化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增强抗震能力。中心支撑在结构中心提供稳定支持,偏心支撑则通过偏置设计优化结构受力,消能支撑则通过设计吸收并耗散结构振动能量,以提高抗震性能。
5、钢结构框架中心支撑体系通过在钢结构框架的中心位置设置支撑构件,形成有效的抗侧力体系。这种体系能够显著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增强结构在地震、风载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抗侧力能力。应用与特点:该体系作为一种经济、绿色、有效的抗震结构体系,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
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具体概念是什么?
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是在混凝土内支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内支撑结构体 系,主要利用组合式钢结构构件截面灵活可变、加工方便、适用性广的特点,可在各种地质 情况和复杂周边环境下使用。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支撑形式多样、计算理论成熟、可拆 卸重复利用、节省投资等优点。
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内支撑体系,是在传统混凝土内支撑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主要采用组合式钢结构构件,其优点包括截面设计灵活、加工便捷以及适用性广,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里有效运用。
由鱼腹梁、对撑、角撑、立柱、横梁、拉杆、三角形接点、预压顶紧装置等部件构成,施加预应力形成支撑系统。相较于传统支撑,极大提高了支撑体系的整体钢度与稳定性,结合远程实时监测系统,有效精确控制基坑位移,大幅度减小基坑变形。
- 循环进行土方工程与支撑工程,直至基坑底部 - 浇筑混凝土垫层、底板和侧墙 - 等待地下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 - 分层回收工具式支撑 - 工程结束 对于本工程的工具式组合内支撑钢构件安装,首先复测地下围护结构的内边线及空间净距。使用分件吊装方法,先吊装围檩、角撑和鱼腹梁等部分。
模板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求?
1、(六)木模板下的受压杆件的长细比不得超过150;钢模板下的受压柱和桁架的长细比不得超过150,受拉时不得超过250.按构造要求设置纵横向支撑和剪刀撑。(七)模板下的支撑柱应支撑在坚实的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严禁受力后地基产生下沉,支撑柱下用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材料作为垫板。
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也需严格编制。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中,搭设高度8米及以上、搭设跨度18米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情况,均需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脚手架工程的编制同样重要。
3、单片柱模板吊装时,应采用卸扣(卡环)和柱模连接,严禁用钢筋钩代替,以避免柱模翻转时脱钩造成事故,待模板立稳后并拉好支撑,方可摘除吊钩。支撑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4、③模板支设;④模板拆除(模板拆除不能光抄规范的表,结合工程情况,如有不同的拆除要求可画一张图示意,注明每块墙板的拆模要求;要有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及保护模板措施,模板周转次数;施工荷载超出使用荷载要如何支撑;后浇带的拆除要求;预应力拆除;模板的维护及修理)。
搭设脚手架时如何计算钢管和扣件的数量
1、正常钢管用量在每平米5米。扣件用量是每平米5个。以Φ48钢管为例计算,长杆平均长度取5m,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和剪刀撑(满堂脚手架也包括横向水平杆);小横杆平均长度取立杆横距+0.5m,满堂脚手架为一层作业,且按一半作业层面积计算脚手板。
2、外墙双排脚手架搭每平米需要多少钢管和扣件怎么算每平米需要钢管5米,扣件用6个。按照70:15:15的比例分别计算十字、转向、接头扣件。
3、钢管用量: 外墙双排脚手架:一般情况下,每平米脚手架需要的钢管长度为5米。这个数值是基于双排脚手架的纵距、横距和步距等参数计算得出的平均值。扣件用量: 总扣件数:每平米脚手架大约需要6个扣件。 扣件分类:按照70:15:15的比例分别计算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
关于工具式组合内支撑受压杆件长细比是多少和工具式组合内支撑围檩构件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