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具是什么国家的产物-农具是什么意思?

admin  2024-01-31 13:30:40  阅读 25 次 评论 0 条

本文导读:

战国时期的铁质农具与小农经济的形成有何关系

1、②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的地区已非常广泛普遍。③铁器普遍使用的重要意义:标志我国由青铜时代进步到铁器时代,铁制工具的普及,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成生产关系的变革。

2、因为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是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度的确立。这些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

3、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如下:远古社会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

4、鸦片战争后传统小农经济解体。 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5、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从而使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

6、(1)小农经济形成原因:生产工具的进步,特别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使用;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农具是什么国家的产物-农具是什么意思?

当中国使用铁农具时称什么时代?

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中国铁农具是指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使用的铁制农具,主要包括铧、犁、锄、镢等工具。根据考古学和史料记载,中国铁农具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从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大约在西周时期已进入铁器时代。《诗经·秦风》中,有“驷驖孔阜”的诗句。有学者认为“驖”是最早的“铁”字,是马色如铁的意思。

战国时期的农具绝大多数都是在木器上套一个铁制的锋刃,到西汉中期以后,木心铁刃农具开始被全铁农具代替。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逐步推广,为何到东汉才普及铁制的工具?

1、之所以我国在东汉时期才普及了铁农具,这是因为直到东汉,在经过数百年炼铁技术的发展,因此直到东汉时期我国才能生产出廉价并且结实的铁制农具。

2、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3、①铁制农具在春秋时出现。②春秋晚期,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③原因是诸侯国不再满足于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而是要灭掉其他国,自己统一天下。从而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4、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出现了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得到普遍推广。春秋后期,牛耕出现,战国普及。从此,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演变过程: 生产工具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

5、铁农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影响:(1)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2)促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使“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表现:中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

6、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冶炼铁业的兴起,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一次大的变革,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等材料的农具,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铁农具在何时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当时经济发展还有什么表现

1、(1)此题考查的是对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的理解。

2、铁制农具出现在春秋时期。东周春秋时期铁质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农具的数量远远超过木石农具,占据了主导地位。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器。铁器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②促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使“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

4、.铁农具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 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的使用,说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5、这也有助于铁器在小农经济占主导的社会中广泛推广。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 的发展必然带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于农具是什么国家的产物和农具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阅读。

本文地址:http://www.3tool.cn/richanggongju/86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