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 1、历史上工匠的祖师爷鲁班到底都发明过哪些工具呢?
- 2、手工工具的历史
- 3、梳子的发展史
- 4、大木作的历史渊源
- 5、建筑业的工具的发展史
历史上工匠的祖师爷鲁班到底都发明过哪些工具呢?
鲁班发明的东西主要有:鲁班尺、石磨、墨斗、刨子、铲子、凿子、钥匙、锯、亭台楼阁等。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有一次,国王命令鲁班在十五天内伐出三百根梁柱,用来修一座大宫殿。于是,鲁班带着徒弟们上山了。他们起早贪黑,挥起斧头,一连砍了十天,一个个累得精疲力尽,结果只砍了一百来棵大树。
鲁班的发明主要有:(1)机封。《礼记·檀弓》记他设计出“机封”,用机械的方法下葬季康子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但当时盛行厚葬,这种方法未被采纳。(2)农业机具。先进农机具的发明和采用是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
锯子 传说锯子也是鲁班所发明,其实依考古学家发现,居住在中国地区的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会加工和使用带齿的石镰和蚌镰,这些是锯子的雏形。鲁班出生前数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铜锯,“锯”字也早已出现。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传说是鲁班发明。
铁锯:鲁班受茅草的启发发明了锯子,鲁班造锯因为看到边缘有锋利细齿的茅草能划破手指,产生了带有很多小细齿的工具就能够锯树木的想法。
发明 锯子 传说锯子也是鲁班所发明,其实依考古学家发现,居住在中国地区的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会加工和使用带齿的石镰和蚌镰,这些是锯子的雏形。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传说是鲁班发明。墨斗 墨斗是木工用以弹线的工具,传为鲁班发明。
手工工具的历史
1、冶炼 商周:青铜。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器;春秋战国:冶铁;东汉:杜诗 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灌钢法。陶瓷 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朝:五大名窑,景德镇成为瓷都;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2、西周时期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汉代的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 手工纺织机器从诞生到完善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时期。
3、计算机是人类制造出来的信息加工工具。如果说人类制造的其他工具是人类双手的延伸,那么计算机作为代替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工具,则可以说是人类大脑的延伸。人类的历史是地球史的几十亿年的两千分之一,而人类历史的99%以上的时间是漫长的原始社会。
4、也就是说,在我国生产工具就是马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同时牛耕出现了,就是用牛来拉犁这种技术出现了。
5、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变动使工匠获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此情况下,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有所发明。今天,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
6、明朝时由罗马传入我国,对明式家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贡献。在刨子出现以前用的一种工具叫鐁(即刮削)。没有证据证明我国在明朝以前就有了刨子,那时只有刮削.刮削只能对付软木,对硬木操作时会跳刀。刨子16世纪发明,而且中国使用的刨子是往外推,其他国家的刨子都是往里拉的。
梳子的发展史
黄帝发明了最初的梳、篦梳是指梳齿比较稀少的,而篦则是指梳齿比较密集的,他们统称为梳子,在现代来说,梳子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东西,女孩梳头是必须用的。
根据考古发现可知,我国的梳篦从远古部落时期就有了,当时的梳子和篦子就已经初具现代梳篦的雏形了,形状以长方形和扁方形为主,材质有骨梳、牙梳、木梳、玉石梳等,但造型单一,加工粗糙。
从梳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梳子,造型古拙,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浑朴时代。斑斓的时代这一阶段包括西周和东周时期,大体经历了800余年的历史。
大木作的历史渊源
1、探秘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细划分:大木作与小木作的渊源与内涵在宋朝的建筑瑰宝《营造法式》中,我们找到了大木作与小木作这一独特概念的起源(宋《营造法式》第四第五卷详述大木作,分为梁柱与斗拱两部分)。
2、大木作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还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
3、大木作,古代中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小木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专业。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
4、大木作:建筑的灵魂骨架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核心在于大木作,它是结构的基石。了解檩条、椽子、斗拱、柱子、梁与枋木等基础构件,掌握不同朝代的名称变化,学习时先锁定一个时代,逐步拓展,会让你的领悟更加深入。结构艺术的细节解析 基础构建:从开槽到上梁,每一环节都蕴含着智慧。
建筑业的工具的发展史
塔吊,起源于西欧,第一项有关建筑用塔机专利颁发于1900年。1905年出现了塔身固定的装有臂架的起重机,1923年制成了近代塔机的原型样机,同年出现第一台比较完整的近代塔机。1930年当时德国已开始批量生产塔机,并用于建筑施工。1941年,有关塔机的德国工业标准DIN8770公布。
古代的土木工程的历史跨度很长,它大致从旧石器时代(约公元5000年起)到17世纪中叶。当时的各种设施主要依靠经验,根本没有什么设计理论可言。所用的材料也是十分简单的自然原料。如石块、草筋、土抷等。到了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才开始采用烧制的砖。并且,这一时期的工具也是很简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在建筑材料方面,砖瓦的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金属材料被用作装饰。在技术方面,大量木塔的建造,显示了木结构技术的高;砖结构被大规模地应用到地面建筑,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的建造标志着石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石工的雕凿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关于木工工具发展史和简述木工手工工具的演变历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