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妙招消失的碘液-消除碘缺乏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admin  2025-02-13 08:00:12  阅读 23 次 评论 0 条

本文导读:

碘液为什么会变蓝,遇上什么会变色

这种变色现象是由于淀粉能够吸附碘,使得碘吸收的可见光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原本棕色的碘液因此变成蓝色。对于支链淀粉和糊精来说,虽然它们也能吸附碘,但由于吸附程度的不同,因此呈现的颜色也有所不同。

碘酒与淀粉接触后,会发生颜色变化,变成蓝色。 这是因为淀粉具有吸附碘的特性,导致碘吸收光波长的变化,从而使碘液呈现出蓝色。 另外,碘与淀粉还会形成包合物质。 在特定的聚合度和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随着这些值的增加,包合物的颜色会从无色、橙色、淡红、紫色变化至蓝色。

首先,淀粉能吸附碘,使碘吸收的可见光的波长向短的波长方向移动,棕色的碘液就变成蓝色。同理,支链淀粉和糊精也能吸附碘,不过吸附的程度不同,因此呈现的颜色不同。这种解释的有力根据是碘的淀粉液在加热时蓝色消失。这就被认为是加热后分子动能增大,引起解吸的缘故。

当碘液遇到淀粉时,会呈现蓝色反应。这是因为碘与淀粉分子之间发生了特定的化学作用,形成了蓝色复合物。这一特性常用于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或者用于生物学实验中观察淀粉的存在。然而,如果想要碘液与物质反应后不出现蓝色变化,需要加入能够与碘发生反应的物质。

淀粉碘酒在与淀粉接触时会转变为蓝色。这是因为淀粉能够吸附碘,导致碘吸收可见光的波长向短波长方向移动,从而使碘液变成蓝色。同时,碘与淀粉结合形成包合物,这种包合物的颜色会随着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从无色、橙色、淡红、紫色变化到蓝色。

碘液碘标准溶液的配制

1、配制: 称取 130 克 碘及 350 克 碘化钾,溶于少量水中然后置入 10 立升茶色磨口瓶内,加水稀释至 10 立升混匀待标。标定:1 、 反应原理: 2N a 2 S 2 O 3 +I 2 -2N a I+Na 2 S 4 O 62 、 仪器: 碘瓶: 250ml ;滴定管; 50ml ;吸液管; 20ml 。

2、碘液碘标准溶液的配制主要包括两部分:配制和标定。配制过程:首先,称取13g碘及35g碘化钾,将其溶解于100mL水中。随后,稀释至1000mL,摇匀后,将溶液储存在棕色瓶中。标定方法一:取0.18g预先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三氧化二砷,置于碘量瓶中。

3、配置步骤:称取13g2和40gKI置于小研钵或小烧杯中,加少许水于研钵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转移入棕色瓶中,加水稀释至1升,塞紧,摇匀放置过夜再标定。

4、碘液配制方法碘液配制方法:量取35-40mL配制好的碘标准滴定溶液,置于碘量瓶,添加150mL水(15-20℃)。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滴定,近终点时,添加2mL淀粉指示剂(10g/L),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同时做空白试验。

5、配制0.1mol/l碘标准溶液,有两种方法可供参考:方法一:首先,取0.18g干燥至恒重的三氧化二砷,置于碘量瓶中,加入6mL 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接着,加入50mL水和2滴10g/L的酚酞指示剂。用1mol/L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无色。

6、碘标准溶液 C (I2) =0.1mol/L 配制: 称取 130 克 碘及 350 克 碘化钾,溶于少量水中然后置入 10 立升茶色磨口瓶内,加水稀释至 10 立升混匀待标。

淀粉加入碘液、氢氧化钠和盐酸

原因很简单!就是碘粉遇碘变蓝色,当加入氢氧化钠的时候,碘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碘单质消失,于是蓝色消失。当加入盐酸的时候,碘离子又变回碘单质形式。

分别向1,2,3号三支试管中各滴入一滴碘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这三只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1,2,3,并分别注入1ml的新鲜的淀粉酶溶液。依次向1号,2号,3号试管中注入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各1ml并摇匀。

为了探究NaOH是否会干扰淀粉和碘液的显色反应,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对照实验:需要进行两个对照实验,即只加入淀粉和碘液,以及只加入NaOH和碘液。这可以用于比较两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差异,以确定是否由于NaOH的存在而影响淀粉和碘液的显色反应。

生活小妙招消失的碘液-消除碘缺乏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关于生活小妙招消失的碘液和消除碘缺乏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阅读。

本文地址:https://www.3tool.cn/richanggongju/267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